从“流水账”到“有血有肉”:记事作文教学的突破点
记得我刚开始教作文时,最头疼的就是看到学生交上来的记事作文。清一色的“早上起床-刷牙洗脸-吃早饭-上学-放学-写作业-睡觉”,这种流水账式的作文让人哭笑不得。直到有一天,我偶然发现班上小明写的一篇作文,虽然内容简单,但字里行间都透着真情实感。这让我意识到,记事作文教学的关键,在于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中的“闪光点”。
教学设计:让记事作文“活”起来
在备课时,我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导入环节:让学生们带来自己最珍视的一件物品。课堂上,我请他们讲述这件物品背后的故事。小红的发卡是奶奶临终前送的,小明的足球是爸爸陪他训练时买的...这些真实的故事,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。
接着,我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:
- 情境导入:播放一段校园生活视频,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件
- 范文赏析: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范文,分析写作技巧
- 写作指导:重点讲解如何抓住细节、表达情感
- 课堂练笔:设置15分钟快速写作环节
- 互评互改:学生分组交流,互相提出修改建议
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
在教学实践中,我发现学生们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:
- 选材困难:总觉得生活平淡无奇,没什么可写。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“小确幸”,比如一次成功的尝试、一个温暖的瞬间。
- 细节缺失:作文内容空洞。我会教学生运用“五感法”,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角度丰富描写。
- 情感表达不足:作文缺乏感染力。我鼓励学生多使用心理描写,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让作文教学更有趣的创意活动
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,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:
- 故事接龙:每人写一段,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
- 角色扮演:让学生扮演作文中的人物,体会角色情感
- 作文剧场:将优秀作文改编成小剧本,进行表演
通过这些方法,我发现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。他们开始懂得观察生活,学会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。每当看到学生们交上来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,我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。作文教学,不仅是传授写作技巧,更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、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