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小学生害怕写作文?
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,我常常听到孩子们抱怨:“老师,我不知道写什么!”或者“写作文好难啊!”其实,这种“作文恐惧症”并不是孩子们的错。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巧和格式,忽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表达欲望。试想一下,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枯燥的事情,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们爱上写作呢?
用故事开启写作之门
记得有一次,我给三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《我最喜欢的动物》的作文。结果,收到的作文千篇一律,都是“我家的小狗很可爱,它有一双大眼睛……”这样的套路。于是,我决定改变策略。第二节课,我带来了一个毛绒玩具熊,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轮流讲述自己和小熊的故事。没想到,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,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。
通过这个简单的互动,我发现了一个秘密:故事是打开孩子写作之门的金钥匙。当我们把写作变成一种游戏,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。比如,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写作游戏:
- 故事接龙:每个孩子写一句话,轮流接龙,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- 角色扮演: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,用第一人称写日记。
- 图片联想: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,让孩子们根据图片编故事。
让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
有一次,我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“我的周末”的作文。结果,大部分孩子都写了“我早上起床,吃了早饭,然后做作业……”这样的流水账。于是,我决定带他们去校园里“探险”。我们观察树叶的形状,倾听鸟儿的叫声,甚至蹲下来看蚂蚁搬家。回到教室后,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了,他们的作文里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独特的感受。
这让我意识到,生活是写作最好的素材库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,帮助孩子们把写作和生活联系起来:
- 观察日记:每天记录一件有趣的小事,培养观察力。
- 家庭采访:采访家人,了解他们的故事,写成小传记。
- 社区探索:走进社区,记录所见所闻,培养社会责任感。
用创意激发写作灵感
有一次,我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“我的梦想”的作文。结果,大部分孩子都写了“我想当科学家”“我想当医生”这样的常规答案。于是,我决定来点不一样的。我带来了一个“梦想盒子”,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画出来,然后放进盒子里。接着,我随机抽取几张画,让孩子们根据画中的内容编故事。没想到,孩子们的想象力一下子爆发了,有的想当会飞的厨师,有的想当会说话的树,还有的想当能穿越时空的侦探。
这个实验让我明白,创意是激发写作灵感的关键。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:
- 头脑风暴:围绕一个主题,让孩子们自由联想,列出所有可能的想法。
- 创意写作:鼓励孩子们打破常规,写出天马行空的故事。
- 跨学科融合:结合美术、音乐等学科,激发多元化的创作灵感。
让评价成为成长的动力
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过于注重分数和等级,容易让孩子们产生挫败感。我尝试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:成长档案。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专属的写作档案,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。比如,有的孩子虽然作文结构不够完整,但想象力特别丰富;有的孩子虽然词汇量有限,但情感表达非常真挚。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们逐渐建立了写作的自信,也更加愿意尝试新的写作风格。
在评价作文时,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- 创意:是否有独特的想法和视角。
- 情感:是否表达了真实的情感。
- 细节:是否有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。
- 进步:相比之前,是否有明显的进步。
通过这些方法,我发现孩子们不仅不再害怕写作文,反而开始期待每一次的写作课。他们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,用故事分享自己的世界。作为老师,看到孩子们的成长,我感到无比欣慰。写作,不仅仅是一项技能,更是一种表达自我、认识世界的方式。让我们一起,用趣味教学法,点燃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吧!